閱讀 4576 次 健全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安全文明施工
健全企業安全管理體系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實現安全文明施工
陜西建工集團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寶雞 721000
劉海生 楊永紅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經濟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建筑業也形成了迅猛發展的勢頭,建筑施工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一方面所承接的工程項目低價中標已是市場運行的潛規則;另一方面由于國際金融風暴導致通貨膨脹,人工費、材料費、機械和周轉設施料租賃費的大幅上漲,使得建筑行業整體利潤大幅下降,盈利空間越來越小,企業發展已進入微利時代。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企業由于安全管理失控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勢必會對企業的社會信譽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對傷亡者的賠償、停工整改等產生的費用,也給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健全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安全文明施工,為企業創建品牌工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而奠定基礎。
本人根據多年來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體會,認為健全企業安全管理體系,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設立專職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形成完善的監管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具有流動性大、工程項目點多面廣、結構形式復雜多樣等特點,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動態管理尤為突出,這就增大了安全監督管理的難度。因此企業首先必須在內部的各級管理層面中設立專職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比如公司設立安全技術管理部,分公司設立安全技術管理科,項目部設立安全技術管理崗位,使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能夠從上到下縱深貫通。其次,在各級管理機構和崗位上,要科學合理的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堅持使用經過社會行政主管部門培訓的、持專業崗位證書的人員才能上崗的原則,使安全隱患能夠被及時發現并得到解決處理,確保施工生產安全順利進行。
二、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形成以制度管理的體系
常言說:“無法不治國”,一個國家必須健全自己的法律體系,形成法制國家,而對于一個企業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企業必須要建立自己的規章制度,并嚴格貫徹執行,才能保證企業的管理有條不紊,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方面,應當建立以下主要管理制度:
1、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崗位責任制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項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管生產必須管理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要明確規定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和各類管理人員及員工在生產活動中所應負的安全職責,企業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就能夠把安全與生產從組織領導上統一起來,把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從制度上固定下來,從而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建立全員、全方位的安全監管體系,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層層落實安全責任,保障安全生產,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2、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安全生產管理的成敗,人起著決定性的因素,企業管理要貫徹以人為本的安全思想,把人作為培育安全文化的對象和立足點,抓好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教育和培訓要按等級、層次和工作性質分別進行,通過經常性、連續性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企業首先要組織“三類人員”、即:企業領導、項目經理、專職安全監督員定期參加社會行政主管部門舉辦的安全培訓教育,經考試合格,取得安全管理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其次要對全體員工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公司、分公司通過每月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項目部通過每周的安全生產例會進行層層教育,分析當前的安全生產形式,傳達上級部門的有關安全管理文件,并根據具體施工的分部分項工程,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增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達到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目的。
第三,堅持“三級”教育制度。企業的新員工及勞務分包人員上崗前必須由公司(分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分別對其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培訓教育要實名登記,并建立培訓檔案。
第四、堅持特種作業人員,技術工種的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企業要依托社會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對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并通過考試獲得合格證書后方可持證上崗。
3、安全專項方案的審核審批制度
建筑施工企業對深基坑防護、外架、臨電、特種起重機械設備安拆,模板支撐體系等專項施工方案,必須上報企業安全、技質部門審核,企業總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實施。
4、安全檢查制度
安全檢查應根據工程項目的生產特點,制定檢查的內容,主要以查思想認識,查制度措施的落實;查隱患,查教育培訓;查安全防護、查機械設備;查操作行為,查安全文明措施費和勞保用品的使用;查傷亡事故處理等為主要內容。檢查形式一般有:定期安全檢查、專業性安全檢查、經常性安全檢查,重點抽查,季節性安全檢查和復工檢查等,檢查的重點是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5、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公示制度
建筑行業屬于安全事故多發的高危行業,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及相關方必須清楚工作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重大危險源,因此企業必須針對施工計劃中的作業活動,進行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編制重大危險源清單并進行發布,制定風險控制措施,確定風險控制管理方案,并將“重大危險源公示牌”醒目懸掛在施工現場大門口,從而警示各方提前做好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工作,做到安全生產針對性、動態性管理,變“被動應付”為“主動防范”,使安全管理工作處于受控狀態。
6、建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制度
由于建筑施工現場的動態變化特點,施工企業各級管理機構必須制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事前做好計劃和應急措施,在事故發生后,及時響應和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從而將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預案編制要組織機構完善,人員配備齊全,職責分工明確,報警通訊聯絡方式清楚,救援設施準備充分,并適時組織評審和演練,確保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7、事故統計報告及處理制度
企業應根據國家和省市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制定相應的安全事故統計報告及處理制度。安全生產事故的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同時要落實人員、落實責任,使安全事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處理,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8、安全生產管理獎罰激勵機制
安全生產管理獎罰激勵機制,是企業必須制定的一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要直接與經濟利益掛鉤,對安全管理到位、現場創優的給予獎勵;不重視安全管理而發生事故的現場,根據事故的危害程度給予處罰;對于事故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有損企業形象的堅決追究法律責任。該制度的建立及嚴格執行,既能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又能調動全員安全生產管理的積極性,是企業保障安全生產必不可少的一項有效制度。
9、安全文明措施費管理制度
建筑企業根據省、市建筑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及使用管理規定,必須建立企業安全文明措施費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設統一銀行專項賬戶,設置專門安全生產及專項資金管理機構,落實管理人員,保障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切實到位。
企業必須對所承建工程項目的建筑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的監管使用負責。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落實情況及費用支付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如寶雞市,在項目開工前將安全文明措施費按比例由建設單位打入施工單位的專用帳戶,由政府監督審批使用。施工企業要建立分階段申報、核驗、審批、使用、建帳等管理制度,確保安全生產的投入。
三、以創建安全文明工地為抓手,進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業形象
我省創建文明工地指導思想是:堅持以人為本,以質量創優為核心,以安全達標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成本管理為目標,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人與自然和諧的文明工地。十多年來,我省創建文明工地的活動為建筑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建筑施工企業在創建文明工地時,首先應對項目進行全面策劃,確立項目的質量、安全、工期、環境等各項管理目標和管理標準,明確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細化結構細部節點的具體做法和措施;其次通過健全項目組織機構,完善項目管理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加強過程管理,嚴格過程控制,使項目的質量安全管理做出亮點;第三安全防護措施和辦公、后勤生活管理要實現統一化、標準化、工具化,增加其周轉使用頻次,降低項目成本,減少建筑垃圾排放,達到環保節能要求。
文明工地的創建,使企業“精、準、嚴、細”的管理理念得到落實和體現,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推動了企業文明工地建設和品牌建設的跨越和發展,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
當前建筑施工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施工安全工作任重道遠。企業一定要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健全企業安全管理體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安全文明施工,保證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建國、熊茂林《建筑施工企業管理體系實施手冊》,2003年6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李君《施工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作實務》,2004年8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上一篇: 建筑勞務分包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 淺論工程質量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