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2980 次 淺議某工程梁板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淺議某工程梁板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李寶恒 方海軍
許昌大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許昌市光宇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許昌市某工程為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上五層、地下一層,設計抗震設防裂度為7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采用柱下筏形基礎。在平面內橫向跨距為6m,縱向跨距8m,層高3.5m.±0.O0以上l8.6m,設計強度C40,該工程施工時間為2002年3月至2003年6月,于2003年9月發現部分梁底和樓板出現裂縫。
1 混凝土裂縫的分布與特征
通過普查,發現梁板裂縫主要集中于梁上部及板角附近,并且裂縫具有以下特點:
(1)頂板裂縫大多數與跨度方向呈45°左右的斜角,個別裂縫穿過兩塊以上的板;
(2)頂板呈斜角的裂縫多數相互平行,且集中于附近板的一角。
(3)梁上裂縫大多與梁長度方向相垂直,個別呈八字形。
2、裂縫原因分析
根據這幾年在在工程施工監理工作中的實踐,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結構由于荷載因素、基礎沉降、混凝土的收縮及施工質量、養護條件等會引起混凝土的開裂。混凝土樓板及框架梁均為受彎構件,正常情況下由荷載產生的裂縫通常不會沿板厚貫通,也可排除荷載因素及基礎不均勻沉降等因素。
(1)裂縫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的收縮。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由于水分蒸發,體積逐漸縮小,產生收縮,而梁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約束,不能自由伸展。當混凝土的收縮所引起板的約束應力超過一定程度時,必然引起同澆板的開裂,開裂的部位往往產生在應力相對集中的地方,所以板的裂縫絕大多數產生在板角處,其走向與板的對角線相垂直。
②溫度裂縫。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強、水化熱大的特點,再加上工程的主體施工發生在夏季,混凝土澆筑后又未能夠及時澆水養護,混凝土在較高溫度下失水收縮。水泥硬化過程中,水化熱釋放量較大,如果未及時得到水分的補充,現澆板受到支座的約束,勢必產生溫度應力而出現裂縫,這些裂縫也首先產生在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處。另外,室內外溫差變化較大時,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縫。在現場調查中發現靠近西側外墻部位及頂層的裂縫居多。
③采用高強泵送混凝土。許多裂縫往往是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綜合引發的,該工程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混凝土強度較高,且采用泵送,導致水泥用量增加,用水量增加,細骨料及粗骨料粒徑偏小,砂率偏大等都使水化熱及收縮增加,更加容易出現混凝土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裂縫。
④支座處負筋下沉產生裂縫。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不當,致使支座處負筋下陷,鋼筋保護層過大,固定支座變成塑性鉸支痤,使板上部沿梁支座處產生裂縫。
⑤結構面長期暴露和閑置。該工程為開發項目,出現裂縫的區域均為待售區,結構面一直暴露,且外立而門窗已經封閉,室內外溫度和濕度差別很大。
3、建議
為了有效地控制和減少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建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設計方面
在常見的昆凝土裂縫中,有相當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縮而造成的。設計上避免過度追求高強而增大水泥用量,并可在混凝土中摻用膨脹劑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在結構設計中,應重視對于構造鋼筋的配置,在板角增加輻射筋,使產生裂縫的應力作用方向與輻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縫。
(2)材料方面
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及水泥品種,盡量避免采用早強高強度等級的水泥;選用級配優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應符合規范要求;積極采用摻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劑,可以明顯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作用;合理選擇混凝土的設計坍落度,針對砂、石原材料質量情況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
(3)施工方面
①混凝土澆筑時,振搗棒要快插慢拔,根據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確掌握振搗時間,避免過振或漏振;應提倡采用二次振搗,二次抹面技術。
②混凝土養護是整個施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有效的養護既可減少溫度產生的裂縫,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縮而產生的約束應力,有效控制裂縫。
③嚴格控制板面負筋的保護層厚度,現澆板負筋一般放置在支痤梁鋼筋上面,與梁筋應綁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馬凳或混凝土墊塊等措施來固定負筋的位置,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板面鋼筋不下沉。
(4)使用方面
混凝土結構應避免長期閑置和暴露。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溫紅娟 劉紅娟 尹維維 編輯 文徑 審核)
上一篇: 淺議施工組織設計與工程預決算 |
下一篇: 淺談施工中的成本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