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5242 次 談論獲得最優秀設計獎的日本景觀設計細節內容
談論獲得最優秀設計獎的日本景觀設計細節內容
老實說,這也是三年前的一篇曾經挺火的老帖子,但是至今回看,仍令人回味,文中的魔鬼細節讓人跪服,成功的項目就應該在歲月中歷久彌新,下面再來欣賞一次,總能溫故而知新。
作為日本第二大城市的水都大阪,向來已富有熱情和活力的城市精神立足日本。2013年4月,被稱作“日本關系最后的黃金寶地”的大阪站北地區綜合性開發項目Grand Front Osaka 大阪一期工程正式完成并對外開放。該項目的整體設計理念由株式會社日建設計在2003年的國際招標中提出,并獲得最優秀設計獎,此后,經過包括政府機關、學術界、金融界、民間開發組織在內的12家合作開發者歷經2006年兩個階段共同完善的提案后,才正式啟動。(該段引自百度文庫《日本關西復興的起爆劑——大阪 Grand Front 綜合體》作者:鄒兆穎
整個項目由南至北,由梅北廣場(安藤忠雄參與設計)、南館露天花園、櫸樹街道、北館露天花園、銀杏街道、The Garden組成。
本文攝影:梁爽
Grand Front Osaka與大阪車站以通道連結,包含百貨商場、辦公大樓及飯店等設備。讓我特別感興趣的還是以安藤忠雄參與設計的梅北廣場,因鄰近梅田貨物站駅,是大阪車站北區,過去曾以「梅田北ヤード(Yard)」稱呼,現則以「大阪駅北地區」稱之,故這新公共空間即稱為梅北廣場。融合周邊環境,以他擅長的水為創作元素,透過與自然光影的互動,打造出這佔地約一萬平方公尺的水域廣場。
大疊水直接跌落到地鐵站的下層空間,因為下層喇叭口式的造型,無形中變成一個擴音器,把跌水的氣勢渲染的更加濃烈,猶如瀑布傾斜般壯觀!因為高差很大,底端水花的飛濺影響行人通行,所以這個區域玻璃扶手的高度、通透感、圓滑度都是經過巧妙處理的。
安藤忠雄的作品向來取借自日本傳統美學,廣場中以兩大水池為主景,穿道中間則設置低長石椅,幾分茶室長椅風格,其中一池中間則以一個個方型灰石橫跨水間,像是京都鴨川河面上的跳跳石,池水不僅作為景觀之途,更以戲水功能增添親水性,夏天來訪,不少家長任由小朋友們脫了鞋就下水玩,可是一點也不在意弄濕的衣服。
300水深,池底混凝土嵌小卵石。
銀杏大道
光面的置石倒影著枝葉
帶有紋理的木橋
道路旁的碎石被漁網蓋住,防止被挪動。
原標題:令人驚嘆的日本景觀細節!
(本文來源:建筑名苑網 文徑網絡數據中心:尹維維 劉真 編輯 文徑 方俊 審核)
特別提示:本頁信息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及知識產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 新版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規范10月1日起實施 |
下一篇: 淺談建筑師日常手繪感受及建筑手繪線條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