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3267 次 關于砌體結構裂縫控制措施的建議
摘要:通過對砌體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提出防止墻體開裂的具體構造措施及建議。...
關于砌體結構裂縫控制措施的建議
姚孔明 任志宏 崔祺
淳化縣建筑設計室 711200 咸陽;
淳化縣城鎮建設管理站 711200咸陽
一、裂縫的性質
引起砌體結構墻體裂縫的因素很多,即有地基、溫度、干縮,也有設計上的疏忽,施工質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經驗等。根據工程實踐和統計資料這類裂縫幾乎占全部可遇裂縫的80%以上,而最為常見的裂縫有兩大類:一是溫度裂縫。二是干燥收縮裂縫,簡稱干縮裂縫,以及由溫度和干縮共同產生的裂縫。
(一)溫度裂縫
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熱脹、冷縮,當約束條件下溫度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足夠大時,墻體就會產生溫度裂縫。最常見的裂縫是在砼平屋蓋房屋頂層兩端的墻體上,如在門窗洞邊的正八字斜裂縫,平屋頂下或屋頂圈梁,下沿磚(塊)灰縫的水平裂縫,以及水平包角裂縫(包括女兒墻)。導致平屋頂溫度裂縫的原因,是頂板的溫度比其下的墻體高得多,而砼頂板的線脹系數又比磚砌體大得多,故頂板和墻體間的變形差,在墻體中產生極大的拉力和剪力。剪應力在墻體內的分布為兩端附近較大,中間漸小,頂層大,下部小。溫度裂縫是造成墻體早期裂縫的主要原因。這些裂縫一般經過一個冬夏之后才逐漸穩定,不再繼續發展,裂縫的寬度隨著溫度變化而略有變化。
(二)干縮裂縫
燒結粘土磚,包括其他材料的燒結制品,其干縮變形很小,且變形完成比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窯的磚,一般不要考慮砌體本身的干縮引起的附加應力。但對這類砌體在潮濕情況下會產生較大的濕脹,而且這種濕脹是不可逆的變形。對于砌塊、灰砂磚、煤煤灰磚等砌體,隨著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會產生較大的干縮變形。如砼砌塊的干縮率為0.3-0.45mm/m,它相當于25-40℃的溫度變形,可見干縮變形的影響很大。輕骨料塊體砌體的干縮變形更大。干縮變形的特片是早期發展比較快,如砌塊出窯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縮變形,以后逐步變慢,幾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縮。但是干縮后的材料受濕后仍會發生膨脹,脫水后材料會再次發生干縮變形,但其干縮率有所減小,約為第一次的80%左右。這類干縮變形引起的裂縫在建筑上分布廣、數量多、裂縫的程度也比較嚴重。如房屋內外縱墻中間對稱分布的倒八字裂縫;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層窗臺邊出現斜裂縫或豎向裂縫;在屋頂圈梁下出現的水平縫和水平包角裂縫;要大片墻面上出現底部重、上部較輕的豎向裂縫。另外不同材料和構件的差異變形也會導致墻體開裂。如樓板錯層處或高低層連接處常出現的裂縫,框架填充墻或柱間墻因不同材料的差異變形出現的裂縫。
(三)溫度、干縮及其他裂縫
對于燒結類塊材的砌體最常見的為溫度裂縫,面對非燒結類塊體,如砌塊、灰砂磚、粉煤灰磚等砌體,也同時存在溫度和干縮共同作用下的裂縫,其在建筑物墻體上的分布一般可為這兩種裂縫的組合,或因具體條件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裂縫現象,而其裂縫的后果往往較單一因素更嚴重。另外設計上的疏忽、無針對性防裂措施、材料質量不合格,施工質量差、違反設計施工規程、砌體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以及缺乏經驗也是造成墻體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對砼砌塊、灰砂磚等新型墻體材料,沒有針對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適合的砌筑砂漿、注芯材料和相應的構造措施,仍沿用粘土磚使用的砂漿和相應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墻體出現較嚴重的裂縫。
二、裂縫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
砌體屬于脆性材料,裂縫的存在降低了墻體的質量,如整體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時墻體的裂縫給居住者在感觀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隨著我國墻改、住房商品化的進展,人們對居住環境和建筑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建筑物墻體裂縫的控制的要求更為嚴格。由于建筑物的質量低劣,如墻體裂縫、滲漏等涉及的糾紛或官司也越來越多,建筑物的裂縫已成為住戶評判建筑物安全的一個非常直觀、敏感和首要的質量標準。因此加強砌體結構,特別是新材料砌體結構的抗裂措施,已成為工程質量、國家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房屋開發商共同關注的課題。
三、防止墻體開裂的具體構造措施建議
1、防止混凝土屋蓋的溫度變化與砌體的干縮變形引起的墻體開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1)屋蓋上設置保溫層或隔熱層;
(2)在屋蓋的適當部位設置控制縫,控制縫的間距不大于30m;
(3)當采取現澆混凝土挑檐的長度大于12m時,宜設置分隔縫,分隔縫的寬度不應小于20mm,縫內用彈性油膏嵌縫;
(4)建筑物溫度伸縮縫的間距除應滿足《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的規定外,宜在建筑物墻體的適當部位設置控制縫,控制縫的間距不宜大于30m。
2、防止主要由墻體材料的干縮引起的裂縫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1)設置控制縫
控制縫的設置位置:
①在墻的高度突然變化處設置豎向控制縫;
②在墻的厚度突然變化處設置豎向控制縫;
③在不大于離相交墻或轉角墻允許接縫距離之半設置豎向控制縫。
④在門、窗洞口的一側或兩側設置豎向控制縫;
⑤豎向控制縫,對3層以下的房屋,應沿房屋墻體的全高設置;
⑥控制縫在樓、屋蓋處可不貫通,但在該部位宜作成假縫,以控制可預料的裂縫;
⑦控制縫作成隱式,與墻體的灰縫相一致,控制縫的寬度不大于12mm,控制縫內用彈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樹脂等填縫。
控制縫的間距:
①對有規則洞口不大于6mm;
②對無洞墻體不大于8m及墻高的3倍;
③在轉角部位、控制縫至墻轉角的距離不大于4.5m;
(2)設置灰縫鋼筋
①在墻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縫,鋼筋伸入洞口每側長度不應小于600mm;
②在樓蓋標高以上,屋蓋標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縫,和靠近墻頂的部位;
③灰縫鋼筋的間距不大于600mm;
④灰縫鋼筋距樓、屋蓋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帶的距離不小于600mm;
⑤灰縫鋼筋宜采用小螺紋鋼筋焊接網片,網片的縱向鋼筋直徑不小于5mm,橫筋間距不宜大于200mm;
⑥灰縫鋼筋宜通長設置,當不便通長設置時,允許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
⑦灰縫鋼筋兩端應錨入相交墻或轉角墻中,錨固長度不應小于300mm;
⑧灰縫鋼筋應埋入砂漿中,灰縫鋼筋砂漿保護層,上下不小于3mm,外側小于15mm,灰縫鋼筋宜進行防腐處理;
⑨當利用灰縫鋼筋作砌體抗剪鋼筋時,其配筋量應按計算確定,其搭接和錨固長度尚不應小于75d和300mm;
(3)在建筑物墻體中設置配筋帶
①在樓蓋處和屋蓋處;
②墻體的頂部;
③窗臺的下部;
④配筋帶的間距不應大2400mm,也不宜小于800mm;
⑤配筋帶的鋼筋,對190mm厚墻,不應小于2ф12,對250-300mm厚墻不應小于2ф14,當配筋帶作為過梁時,其配筋應按計算確定;
⑥配筋帶鋼筋宜通長設置,當不能通長設置時,允許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45d和600mm;
⑦配筋帶鋼筋應彎入轉角墻處錨固,錨固長度不應小于35d和400mm;
⑧當配筋帶僅用于控制墻體裂縫時,宜在控制縫處斷開,當設計考慮需要通過控制縫時,宜在該處的配筋帶表面作成虛縫,以控制可預料的裂縫位置;
⑨對地震設防裂度≥7度的地區,配筋帶的截面不應小于190mm×200mm,配筋不應小于4ф10;
3、也可根據建筑物的具體情況,基礎結構布置型式、建筑物平面、外形等,綜合采用上述抗裂措施。
參考文獻:
1、肖亞明,墻體結構裂縫與控制問題研究綜述,第三屆全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1994
2、苑振芳,砌體結構的局部配筋對裂縫控制和伸縮縫間距影響的討論,《工程建設標準化》1996,2期。
3、《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全國首個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通過竣工驗收
2024-2-8
·全國首個永久性鋼結構模塊化建筑在廈門蓮龍小學建設完工
2024-1-22
·世界級灣區地標建筑“雙封頂”鋼結構總用量7.7萬噸!
2024-1-22
·中建三局一公司鋼結構公司加速傳統建造向智能建造推進
2023-10-16
·佛山城發中心曲折柱大跨度框架-核心筒結構設計
2023-9-23
·西北第一高樓“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結構穩定性分析
2023-9-23
上一篇: 結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
下一篇: 淺談建筑中幾種裂縫的技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