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3191 次 工程量清單投報價與工程管理
工程量清單投報價與工程管理
于志剛
(西安市公安局計財裝備處710002 西安)
工程量清單(Bill of Quantifies)簡稱BQ單, BQ單的實施,標志著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發生了由傳統“量價合一”的計劃模式向“量價分離”的市場模式的轉變,也表明我國招投標制度真正開始向國際慣例接軌。隨著改革的深入,BQ單將是今后主要的投標形式。BQ單的指導思想“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競爭形成價格”主要體現在:
1、政府宏觀調控
1.1規定了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或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設工程嚴格執行規范的有關規定。
1.2“計價規范”統一了分部分項工程項目名稱,統一了計量單位,統一了工程量計算規則,統一了項目編碼。為建立全國統一建設市場和規范計價行為提供了依據。
1.3“計價規范”沒有人、材、機的消耗量,必然促使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引導企業學會編制自己消耗量定額以適應市需要。
2、市場競爭形成價格
由于“計價規范”不規定人工、材料、機械消耗量。為投標單位提供了自主空間,投標單位可結合自身的生產效率,消耗水平和管理能力與已儲備的本投標單位的報價資料,按照BQ規范規定的原則和方法投標報價,工程造價的最終確定,由承發包雙方在市場競爭中按價值規律通過合同確定。
3、成本要素
BQ單采用“動態價格”形式,最終地價格的決定權逐步交給投標單位,通過BQ單的運用,建立新的定額體系。BQ單根據所涵蓋的范圍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①完全費用單價法,②綜合單價法,③工料單價法,工程成本要素最核心的內容包含在工料單價法中,也是下面論述的主要方面,其綜合價格法、、完全費用法只是工程造價內容的發展,其具體內容組成見以下列示:
工料單價法+管理費用+利潤+稅金→綜合單價法。工料單價法+管理費用+利潤+稅金+保險費+臨設費→完全費用單價法。
3.1工程報價
以企業定額為基礎進行估價。采用13Q單報價須對單位工程成本、利潤分析統籌考慮,精心選擇施工方案。確定合理的人工、材料、機械等要素的投入與配置,優化組合,合理控制現場費用和施工技術措施費用,確定投標價亦可采用不平衡報價法,將BQ單中有些單價調整略高于正常水平。另一些則略底于正常水平,以便及時的收回更多的工程款。采用這樣的報價能平衡和舒緩承包人的資金壓力,并具有一定的索賠和防范風險的意義。
3.2工程管理
3.2.1對人工費實行有效管理。人工費支出約為建筑產品成本的17%,主要是從量上加以控制,重點通過對在建工程過程的控制與13Q單報價中用工數量對比,完善手續加以修正。
3.2.2材料費的管理。材料費用開支約占建筑產品成本的63%,是成本主要控制的重點。材料費受BQ單報價的形式不同,供應方式有所不同。在BQ單下材料費用管理的重點是為整個施工期間隨時掌握市場價格變化,及時儲備物優價廉的材料。以BQ單中價格為控制指標,合理布局,減少二次搬運。
3.2.3機械費用管理。機械費用開支約占建筑產值的7%。其控制指標主要是根據BQ單中使用的機械控制臺班數,注意維護延長使用壽命,提高設備利用率,依據現場情況做到設備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特別是控制大型設備進出場時間以降低費用。
3.2.4水電費的管理。水電費的管理一般是施工過程中管理的一個要素。BQ單中標,水電費收入已成定量。因此應依據工程所需水電用量和實際用量對比,以便控制水電用量。控制水電用量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合理利用資源的問題。
3.2.5設計變更與簽證的管理。在實踐過程中,設計未預料的實際情況和變更施工做法、材料代用現象甚多,變更與簽證是不含在BQ單之內的。但在施工過程中費用已發生。因此,加強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工作是工程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防止應得效益的流失,也反映工程實際造價的構成,對各方面而言,這部分尤為重要。
3.2.6其他成本要素的管理。成本要素除工料單價法包含的以外,還有管理費用、利潤、臨設費、稅金、保險費等,這些構成分散在BQ單的子項之中,因此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應注意節約管理費是重點,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高效、精干、一專多能;對臨設費應依據工期及現場具體情況,減少二次塔拆延長使用壽命;對稅金、保險費、利潤的管理重點是資金使用問題,按期撥付,確保重點。
綜上所述,BQ單帶來的風險性是存在的,通過對工程實行優化,降低“風險”,加強管理,形成具有代表人力、財力、物力,技術含量的完整的管理體系,嚴格管理,控制好設計變更,施工條件變化,工程外界因素的影響,在新形勢新條件下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上一篇: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 |
下一篇: 論竣工結算與竣工決算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