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3982 次 西安開元商城一、二期工程銜接
西安開元商城一、二期工程銜接施工技術策劃
封峰
(西安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開元商城工程位于西安名勝古跡鐘樓東南角,西安市委重點工程,由開元商城有限公司開發建設,西安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工程占地面積約l.6萬 m2,總建筑面積約10萬m2。工程設計為八層框剪結構,地下二層,基礎埋深一l5m,年正常水位-7.5m。地基采用砂石墊層,鋼筋砼梁板式筏形基礎。工程于1995年3月開始動工興建,200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開元商城工程原設計為一整體工程,由于外界原因迫使將原設計的工程分為兩期施工。工程分期施工平面布置見圖l。
開工前期就一、二期銜接施工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多次組織專家研討,確定先將一期工程施工至地上三層,對一期營業期間的荷載作了限制。施工中要求做好①沉降觀測控制和沉降差的消除:②裸露銜接部位的保護:⑧一、二期銜接施工技術措施。
1.工程沉降問題的解決
為避免一、二期沉降量不均勻,在銜接處產生過大的錯臺,一期先施工至三層,如外界影響因素還未能解決,三層先施工臨時防水搭設輕鋼屋面大棚用做倉庫,以滿足建設單位商城的使用要求(從實際情況看,一期建成后確停滯了約三年時間)。
在一期工程建設過程中加強沉降觀測工作,為二期施工標高調整提供理論依據,經過觀測直至二期工程開工前一期沉降量為2.1mm。因此確定二期工程標高比一期現有標高高出15mm(考慮到開挖卸荷,預留了6mm緩沖量),對于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高差(約為5~10mm)在裝修施工階段進行調整。為避免一、二期銜接過早,使得沉降量不均在結構上形成集中荷載,采取銜接位置設置后澆帶。當兩期主體結構沉降穩定后進行后澆帶部分砼的澆筑,砼采用比原設計高出一個強度等級的微膨脹砼(摻入2%的UEA外加劑)。
2.銜接部位的保護
2.1降水問題的解決措施
考慮工程地下水位較高,過早停止降水就會出現基礎乃至地下一層被淹,因此一期施工和營業期間必須買取連續降水。設計采用了沿基坑周邊環形布置降水井,降水用電采取兩路供電(其中一路為專用發電機供電),專人負責管理。
2.2裸露部位的防凍措施
對裸露的預留防水層接槎設置防護槽,膠合板覆蓋封閉。基礎和剪力墻干磚砌筑保護墻。為避免裸露部位被凍全部回填素土,回填土表面用防水材料覆蓋并設置積水坑。裸露部位保護示意見圖2。
2.3鋼筋保護措施
為滿足鋼筋規范搭接要求在銜接部位預留的水平鋼筋長度均達4—7m,預留鋼筋保護的成敗對一、二期銜接成功與否影響關鍵,施工上采取了刷水泥漿防腐.并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氧化銹蝕。搭設支撐防護架,避免鋼筋自然下垂形成硬彎變形。
3.一、二期銜接施工技術措施
3.1砂石墊層銜接施工技術措施
二期工程砂石墊層施工由于銜接部位預留的外蘭鋼筋,無法用機械開挖和碾壓,故全部人工開挖和回填。回填采取減少鋪設厚度,分層進行,平板振動器振搗密實,試驗合格方可進行上層施工。砂石墊層施工階段對預留鋼筋采取懸吊處理。見圖3。
3.2防水層銜接施工技術措施
二期工程銜接部位防水層的開挖采取了“考古式”挖掘,管理上采用“人盯人”,給操作工人配備了批灰刀、油漆刷等專用挖掘工具,接近防水層時,用專用工具進行仔細操作,有效的避免了防水層的破壞。防水層的搭接采取增設附加層、熱融連接的方法,在接縫處用聚氨脂油膏封閉,以增加防漏措施的可靠性。防水層施工構造見圖4。
3.3鋼筋連接施工技術措施
銜接部位預留鋼筋連接前先拆除包裹的水泥漿,用鋼絲刷清理表面,現場加倍取樣后進行力學試驗,經試驗合格后再采用套筒連接施工。從被保護鋼筋的表面和取樣試驗數據分析該處理措施比較成功。
3.4后澆帶施工技術措施
后澆帶施工制作了定型骨架,在骨架外側綁扎鋼絲網片,防止一、二期砼澆筑的砼涌入后澆帶。對后澆帶防水層的處理采用預留拉伸量,在角部做成園弧并采用柔性防水材料,避免沉降不均造成撕裂。為不影響室內外回填土施工,防止填土、雜物涌入后澆帶造成清除困難影響工程質量。施工時采取在后澆帶兩側砌240磚墻,上蓋60ram鋼筋砼予制板,外墻面砌筑保護墻。后澆帶施工構造圖見圖5。
4.施工效果
開元商城工程從投入使用至今已5年時間,經長期觀測一、二期工程的沉降量均勻,未出現因沉降不均的裂縫現象。對后澆帶及地下室防水薄弱環節進行檢查也未出現滲漏現象,由此分析該工程分為二期施工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尹維維 尚雯瀟 編輯 文徑 審核)
上一篇: 輕鋼結構圍護系統的設計與施工 |
下一篇: 談街面房金屬門的保護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