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3621 次 中國土木學會第二十三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在貴陽隆重召開
中國土木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主辦“第二十三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在貴陽隆重召開
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主辦的“第二十三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于2018年5月9~11日在貴陽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橋梁界的專家學者700多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理事長葛耀君主持,簡要總結了分會過去幾年的工作,并呼吁中國橋梁人響應黨中央建設“交通強國”的號召,努力將中國建設為“橋梁強國”。貴州省公路局局長張胤女士,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伯航先生分別代表會議支持單位和協辦單位致辭;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周海濤先生致辭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并結合會議的主題總結了我國山區橋梁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對如何加強橋梁建設進行了探討。中國工程院鄭皆連院士、鄧文中外籍院士、聶建國院士、陳政清院士出席了本次會議并作了大會特邀報告,出席會議的還有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鳳懋潤先生,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萬明坤先生,上海財經大學原黨委書記潘洪萱先生,國際橋梁和結構工程協會(IABSE)副主席孫利民先生,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 工程分會副理事長牛斌、吉林、肖汝誠、邵長宇、高宗余等。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同濟橋梁教育和研究發展基金”2018年度三大獎項頒獎儀式。其中“李國豪原創橋梁技術獎”用于獎勵對橋梁科技發展做出原創性成果貢獻的橋梁科技人員,鄭皆連院士憑借“大跨度鋼管混凝土拱橋技術”獲此獎項;“項海帆杰出橋梁青年獎”用于獎勵在橋梁科教事業發展中做出突出成績的杰出青年,獎金用于資助國際交流,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張連振博士獲此獎項;“范立礎優秀橋梁圖書獎”用于獎勵正式出版的橋梁專業優秀專著、譯著和教材等的作者,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萬明坤教授等因主編《橋梁漫筆》而獲此殊榮。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山區橋梁、技術創新、經濟耐久”。圍繞山區橋梁的設計、制造與架設、運維與加固,基于性能的橋梁設計,BIM/BrIM技術及高性能材料,基于全壽命的經濟性能,耐久性設計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會議論文集共收錄論文137篇,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在國內公開發行。
會議論文交流分為大會報告、分會場討論等形式。大會特邀報告人共13位。其中,鄭皆連院士報告“500米級鋼管混凝土拱橋創新技術”、潘海總工報告“貴州省公路橋梁建設成果”、張勝林總工報告“平羅高速大小井特大橋建設情況綜述”直擊主題“山區橋梁”;鄧文中院士報告“智慧工程”、葛耀君教授報告“大跨度橋梁的技術挑戰與創新”、宋神友總工報告“深中通道工程方案及其技術創新概述”等6篇大會報告體現了會議主題“技術創新”;包括聶建國院士報告“我國當前鋼結構橋梁的一些問題及其對策”、邵長宇總工報告“大跨度組合結構橋梁發展與前景”、肖汝誠教授報告“NC-UHPC材料及其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等在內的所有13篇報告均與主題“經濟耐久”相關。
分會場交流分為設計、結構分析、檢測與加固、施工、抗風抗震、試驗與新材料六個專題,共有88位論文作者進行了交流討論。分會場交流學術氣氛濃厚,討論熱烈,充分反映了近兩年來國內橋梁建設和科研中的新進展、新成果、新觀點、新經驗。
會議期間,大會還安排與會代表參觀了貴州大小井特大橋和中國“天眼”工程。其中,大小井特大橋為主跨450米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是貴州省目前在建重點橋梁工程代表作之一,建成后將成為全世界跨度最大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中國“天眼”工程是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FAST的圈梁被50根6~50米高低不等的鋼柱支在半空,周長約1.6公里,其口徑有500米,與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相比,“天眼”的靈敏度是其2.25倍。此次參觀為與會代表提供了一個現場參觀、工程介紹和計算交流的機會,代表們不僅在現場了解了大小井特大橋建設的重點、難點,領略了大橋建設隊伍的攻堅克難和打造“最美高速”、“品質高速”的奮斗精神,還近距離了解了天文學超級工程的建設技術及應用價值,對促進工程建設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工程質量與安全水平的提高等將發揮重要作用。
在會議期間,經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批準,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還舉行了第九屆理事會暨總會會員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第十屆理事會成員,第十屆理事會候選人均全票通過;在十屆一次理事會上,選舉產生了第十屆理事會領導機構,原理事長葛耀君繼續擔任第十屆理事會理事長,第十屆理事會共設副理事長八名(以姓氏筆畫為序):牛斌、吉林、蘇權科、肖從真、肖汝誠、邵長宇、孟凡超、高宗余,原副秘書長孫斌擔任秘書長,原副秘書長楊志剛繼續擔任副秘書長。分會將于近日將選舉情況上報總會,得到總會批復后,第十屆理事會及其領導機構將正式履行職責。
本次會議得到了會議支持單位: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貴州省公路局、貴州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會議協辦單位: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會議承辦單位:《橋梁》雜志社等的大力支持,對以上單位和會議的志愿者們表示最真摯的感謝!
(本文來源: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文徑網絡數據中心:劉紅娟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方俊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