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2399 次 昆明城區垂直綠化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探討
昆明城區垂直綠化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探討
唐岱l,徐紅林2,李俊紅2
(1.西南林學院園林學院,云南昆明650224;2.昆明市園林科學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4)
有關研究認為城市的綠化覆蓋率店、占城市總用地面積的50—60%,再加上郊區綠地指標,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才可能有根本改善。由于我國城市用地特點,目前多數城市低于這一標準。為了在有限的地域內增加綠量化,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美化城市立體景觀,提高綠視率。立體綠化已成為國內城市綠化的新的突破點。建設部頒布的《國家園林城市標準》中專門將立體綠化列為評選標準——“l.積極推廣建筑物、屋頂、墻面、立交橋等立體綠化,取得良好的效果;2.立體綠化具有一定規模和較高水平的城市,其立體綠化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城市綠化面積。”
在綠化景觀結構上,垂直綠化是與地面綠化相對應配合,在垂直空間進行綠化的方式。目前城市立體綠化空間的擴展主要應用攀緣植物進行垂直綠化為主要內容。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大小城市對如何在本地實現垂直綠化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并進行了不少實踐,垂直綠化取得了較大的發展。重慶、成都、廣州、北京、上海都把垂直綠化擴展綠化空間當作城市綠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現在昆明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如何在用地緊張的主城中心區內,利用垂直綠化形式,營造更多的綠色空間,提高綠視率利綠量,從而提升昆明城區綠化面貌.成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重要內容。
結合昆明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活動的開展,我們對主城區垂直綠化現狀進行了實地調查分析并對昆明城區垂直綠化發展對策進行了探討。
1.調查內容
2006年9月份開始至今,對昆明市主城區二環路以內主要街道、公同和部分機關單位、學校、居住小區的沿街圍欄、建筑墻面綠化,以及堤岸、護坡、門廳花架、立交橋等為載體的立體綠化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種類、應用方式、生長狀況、觀賞特性、綠化效果、使用的頻率等。
目前昆明市二環路以內主要街道兩側及主要機關單位、學校、居住小區的垂直綠化攀援植物共46種,隸屬38屬27科。常見種類有葉子花、三葉爬山虎、異葉爬山虎、五葉地錦、常春油麻藤、常春藤、中華常春藤、蔓長春、紫藤、炮仗花、金銀花、圓葉牽牛、素馨、薔薇、木香、硬骨凌霄、西番蓮等。其中應用頻率高、數量多、生長狀況比較好的植物是葉子花、三葉爬山虎、常春油麻藤、常春藤、薔薇、小香等。觀賞效果好的有葉子花、常春油麻藤、紫藤、爬山虎、炮仗花、薔薇、木香、硬骨凌霄等。葉子花、紫藤、硬骨凌霄主要應用于門廊、棚架、亭、籬垣與柵欄綠化等,主要有攀援、纏繞和人工修剪的幾何體型等綠化形式:三葉地錦、五葉地錦、常春油麻藤和常春藤等主要應用于沿街的墻面綠化、籬垣與柵欄綠化和花壇、地被應用及綠門、綠廊等,主要為攀援或纏繞在墻體、柵欄和棚架等載體上的綠化形式。
2.調查結果初步分析
垂直綠化可以增加城市環境的綠量、綠視率和藝術效果,而且有占地少、見效快等特點。昆明作為亞熱帶高原山地城市.立體綠化有其特殊的地位和發展空間。昆明市目前的立體綠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拓寬了昆明城區綠化的領域、形式和發展空間、有少數的地段生態、景觀效果較好,值得總結、學習與推廣。
然而,相對地面綠化而言.垂直綠化發展仍然滯后,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有待改進和提高。根據調查分析,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垂直綠化比重小和運用不足
垂直綠化比例較小,綠量和綠視率明顯不足,部分具備條件進行垂直綠化的地段沒有進行乖直綠化,以至部分路段立面灰色基調明顯。
在新建居住區或商業、大廈等庭同和街頭綠地上較少設置花架、亭廊、花壇等垂直綠化的設施。
2.2栽培養護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對垂直綠化的意識不夠和對垂直綠化植物養護管理的特殊性認識不足,缺乏科學合理的栽培和管理養護研究和規范化管理。多數垂直綠化管理比較粗放,基本僅按一般綠化形式管理或處于自然生長狀態;有的地方垂直綠化多利用建筑邊角地.但土質很差,且混有建筑垃圾,由丁栽植和管理上沒有加強,后期的綠化景觀效果不太理想:有的地方人為破壞或病蟲害的現象比較嚴重。
2.3植物配置和栽培設計不合理。
不同藤蔓植物攀緣能力和攀緣方式不同,生長能力和習性也不同。由于有的地方藤蔓植物配置沒有合理考慮具體植物種類的生長習性選配植物材料、不同種類混栽配置、合理的攀緣構筑物、種植槽設計和攀緣輔助設計,導致植物生長效果或景觀效果受到影響或達不到設計預期。
2.4景觀形式和植物種類不夠豐富。
垂直綠化景觀形式擴展依賴于植物材料的豐富和依附體選擇靈活多變,還有賴于技術的完善發展。昆明在植物資源和氣候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有較好的發展空間。但目前垂直綠化植物種類較少,相似度高,設計應用的景觀形式不夠豐富多樣,不同形式發展也不平衡,鄉土植物資源種類應用少。
3.昆明城區垂直綠化發展對策與建議
3.1結合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開展宣傳和專項建設
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間提高綠化覆蓋率和最大限度地增加綠量.進行垂直綠化是有效途徑,政府應加強專項工程投資。垂直綠化在城市中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豐富城市景觀,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極大的改善環境潛能.要通過各種媒體,以各種形式生動地宣傳垂直綠化的意義,提高人們的垂直綠化意識,使之得到推廣普及。昆明地處亞熱帶高原,藤蔓植物適生性較強,本地資源種類也比較豐富,城市垂直綠化有其地域性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有關職能部門應加強對垂直綠化引導和管理.以科技促發展、制定出科學的城市垂直綠化標準、中長期綠化方案及有關規范.用科學的技術和規范化的制度科學合理地建設和管理垂直綠化。
3.2市政建設規劃設計和綠化建設要考慮立體綠化因素,加強垂直綠化空間的開拓利用
要結合市政建設完善相關立體綠化的基礎設施,要有意識地在建筑中預留和整體設計垂直綠化的空間和設施。在建筑結構、構造要考慮種植各類植物的荷載.比如陽臺、立交橋要合理設計和建立種植槽或者將屋頂設計成屋頂花園等措施,以適應當前綠化工作的發展趨勢。
結合國家同林城市建設,對沿街建筑墻面、坡面、護欄、立交橋等加大力度進行立體綠化,增大昆明主城區的綠量和綠視率。
3.3加強垂直綠化形式、生態和栽培養護技術研究
要提高垂直綠化水平,必須以依托科技促發展一要通過加強對立體綠化形式、生態和栽培養護科學技術研究,探索和創新多種立體綠化形式和配套技術,建設一批適應當前需要,有利于改善人文居住環境的垂直綠化樣板工程,并通過技術培訓和推廣盡快提高立體綠化的數量、形式和質量.將垂直綠化形式推廣到全市各種類型的綠地和城區各個角落。今年3月,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制定了《昆明城市立體綠化技術規劃試行方案》,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但要形成完整的體系,達到理想的效果,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3.4加強對藤蔓植物種類的研究,開發鄉土植物和增強綠化苗木供應
提高城市立體綠化水平不僅在于引進外來苗術品種,更重要的是使用本地區特有植物才能形成極具地方特色的景觀。目前市場上的立體綠化苗以喬灌木及草坪、地被植物為主,藤蔓植物苗木數量和種類的缺乏可能成為立體綠化推廣的瓶頸。應通過垂直綠化材料研究課題,開展增加垂直綠化植物應用種類的研究,一方面加強對攀援植物的調查和選育工作,開發鄉土植物資源,使之盡快應用于立體綠化。另一方面引種觀賞價值較高的優良品種,通過引種試驗后直接地推廣到立體綠化中,并通過專項計劃盡快培育出在種類和數量上均能滿足市區垂直綠化需求的藤蔓植物種苗,最終到達昆明巾.區綠化具有攀緣植物多樣性和垂直綠化景觀的豐富性。
參考文獻:
[1]陳萃等.深圳垂直綠化及和發展方[J].中國園林,2001年5期.
[2]施建敏、陳兵元等.關于花園城市新優園林植物材料的選用與配置[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512月.4卷4期.
[3]解自來.提高綠視率是建設“綠色南京”的的重要環節[J].現代城市研究,2003年6期.
[4]張寶鑫.城市立體綠化[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年.
[5]郝洪章、黃人龍.城市立體綠化[M].上海科技文獻山版社,1992年.
[6]熊濟華、唐岱.藤蔓花卉[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尚雯瀟 尹維維 編輯 文徑 審核)
上一篇: 昆明城區垂直綠化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的探討 |
下一篇: 近十年福州市人口空間變化分析 |